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聚合氯化鋁鐵對藻類去除有效嗎

聚合氯化鋁鐵對藻類去除有效嗎

2022年8月6日

從(cong) 富營養(yang) 化水體(ti) 中製備飲用水,最主要的目標是去除水體(ti) 中的藻類細胞和由藻細胞分泌的有毒性有機物,即藻毒素。目前主要工藝有物理、化學和生物法三種,其中化學法又可以分為(wei) 除藻劑除藻、混凝沉澱除藻、氧化劑除藻三種,其中,以混凝沉澱法應用最為(wei) 廣泛,它可以使懸浮小顆粒膠體(ti) 脫穩凝聚成大顆粒,以便能自然沉降,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藻細胞個(ge) 體(ti) 雖然稍大,但其比重小,生物活性強,細胞表麵帶有一定量的負電荷,這些決(jue) 定了含藻水比由無機顆粒組成的懸濁液更穩定。投加鋁、鐵鹽混凝劑混凝除藻,可以達到較好的去除效果,除藻效率可達90%以上。另外,相對於(yu) 其它方法,混凝法價(jia) 格低廉,操作簡單。因此,混凝沉澱工藝是目前城市給水廠必備的基本工藝之一。

由於(yu) 含藻廢水的處理難度很大,單獨采用鋁鹽或鐵鹽都很難達到預期目標。通過複合或共聚的方法,在聚鋁鹽中引入適量的鐵離子來增加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的聚合程度,從(cong) 而提高絮凝體(ti) 的沉降性能,降低殘留鋁離子的含量,同時保留鋁鹽優(you) 越的吸附-橋聯作用,以期達到對藻細胞高效地去除。我們(men) 選擇聚合氯化鋁鐵進行除藻,並觀察了實驗結果。

含藻原水取自墨水湖的湖水,時間為(wei) 4 ~5月。表1列出原水的一些常規指標。從(cong) 藻類數量看,墨水湖水的藻類較豐(feng) 富,平均為(wei) 8.9 x 10 cells/L,優(you) 勢藻類為(wei) 小球藻,約占92% ,其次有柵列藻、月形藻、球藻、平裂藻、微囊藻和星狀菜等。
 

表1 原水水質情況
指標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PH 6 7.4 6.7
濁度(NTU) 3.5 10 6.8
藻細胞密度(cells/L) 8.4×107 9.4×107 8.9×107

1.2主要試劑與(yu) 儀(yi) 器

聚合氯化鋁鐵(PAFC),購自河南鞏義(yi) 市淨水劑材料廠,密度為(wei) 1.22 g/cm3 ,鐵鋁有效質量分數13%,氯化亞(ya) 鐵含量≤0.2%,鹽基度50%~ 85% ;過氧化氫,AR ;Lugol溶液;722型可見光柵分光光度計;Nikon光學顯微鏡。

1.3 實驗方法

取0.5 L原水至玻璃燒杯中,用0.1 mol/L 的HCl或0.1mol/L的NaOH調水樣的pH,依次投加一定量的預氧化劑(H2O2)和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鋁鐵(PAFC),用多功能調節器控製每種試劑加入後的轉速和攪拌時間,經過“慢速攪拌(時間2 min)-快速攪拌(時間1 min)- 慢速攪拌(1)一靜置沉澱(30 min)"的混凝過程,其中慢速攪拌強度80 r/min ,快速攪拌強度300 r/min。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其濁度,根據上述條件,重複3次實驗,結果取平均值。

用顯微鏡血球計數法測定藻細胞密度:取1.0L水樣加入Lugol溶液固定後,放人藻類沉降裝置,直接靜置沉降24 h後,用虹吸管抽掉上清液,餘(yu) 下沉澱物轉人30mL定量瓶中。用上清液衝(chong) 洗容器3次,衝(chong) 洗液加到30 mL定量瓶中。吸取0.1 mL樣品注入0.1 mL藻類計數框中,用顯微鏡進行計數,重複3次,取平均值。按式N= A/Vc×Vw/V×n

其中:N為(wei) 每升水中藻的密度(cells/L);A為(wei) 計數框麵積(mm2 );Ac為(wei) 計數麵積( mm2);Vw為(wei) 1.0 L水樣經沉澱濃縮後的樣品體(ti) 積(mL);V為(wei) 計數框體(ti) 積(mL) ;n為(wei) 計數所得藻細胞數,計算藻細胞密度。

實驗設計

通過初步的實驗發現,水樣的pH、絮凝劑PAFC的投加量、預氧化劑H2O2的投加量及慢速攪拌時間t對混凝效果較為(wei) 重要,故以PpAFE = 20 mg/L,Pm2O2 =6 mg/L,pH =7,攪拌時間為(wei) 4 min為(wei) 基本條件,設計單因素實驗來確定此4個(ge) 主要因素的最佳數值,然後再以此4個(ge) 主要因素來設計正交實驗。

通過實驗,我們(men) 進行了以下探究:

1、聚合氯化鋁鐵投量對混凝效果的影響,結果如下圖。
 

表2 聚合氯化鋁鐵對除藻效果的影響
ρPAPC(mg/L) 剩餘藻細胞密度 除藻率 剩餘濁度 除濁度率
10 10.52 82.7 1.38 86.2
15 8.62 93.6 1.00 89.5
20 3.38 96.4 0.70 92.9
25 3.37 96.4 0.71 92.9
30 4.23 95.5 0.72 92.8
35 4.65 93.1 0.73 92.9
40 4.52 93.2 0.73 92.7

2、H2O2的投量對混凝效果的影響,結果如下。
 

H2O2對除藻效果的影響
ρH2O2 剩餘藻細胞密度 除藻率 剩餘濁度 除濁度率
2 10.15 89.2 1.37 86.3
3 7.89 91.8 1.06 89.8
4 6.20 93.4 0.98 90.2
5 5.08 94.6 0.87 91.3
6 3.38 96.4 0.71 92.9
7 3.29 96.5 0.70 93.0
8 3.48 96.3 0.70 92.9

3、攪拌時間對混凝效果的影響,結果如下表。
 

攪拌時間對除藻效果的影響
攪拌時間 剩餘藻細胞密度 除藻率 剩餘濁度 除濁度率
2 10.6 98.9 1.13 88.7
3 6.81 93.5 0.83 91.7
4 3.52 96.4 0.72 92.9
5 4.14 93.6 0.83 91.3
6 6.40 93.2 0.97 90.3


4、PH對藻除濁度的影響,結果如下。
 

PH對藻除濁率的影響
PH 剩餘藻細胞密度 除藻率 剩餘濁度 除濁度率
6 2.38 98.4 0.71 92.9
6.5 4.82 95.3 0.71 92.9
7 5.45 94.2 0.72 92.8
7.5 5.29 93.3 0.81 91.9
8 5.39 93.2 0.83 91.7

我們(men) 采用正交試驗,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通過正交實驗的研究表明,用聚合氯化鋁鐵(PAFC)和H202處理微汙染的水體(ti) 中藻類較適宜的條件是ρpAPC =20 mg/L,pu0,=6 mg/L,pH為(wei) 7,攪拌時間為(wei) 4 min。在此條件下,除藻率達96.6% ,除濁度率為(wei) 93%。

(2)用聚合氯化鋁鐵處理微汙染水體(ti) 中藻類的過程中,聚合氯化鋁鐵的用量是影響藻類去除的重要因素。在正交實驗條件下除藻的結果具有重現性。方差分析和顯著性分析表明,正交實驗確定的最佳絮凝條件是可靠的。

(3)聚合氯化鋁鐵和H202的複配能較好地去除微汙染水體(ti) 中藻類和降低水體(ti) 的濁度,本研究實驗為(wei) 微汙染水源的水處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